• 恋爱婚姻家庭网新版上线
  •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微信 > V家长微信 >
  • 上海5岁小盆友的简历火了,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父母

  • 发表于:2018-11-13来 源:养育男孩作 者:鱼爸 阅读数:
  • 1 前段时间,一个上海5岁小盆友的简历在网上火了。简历不仅多达十几页,还
       
    1

           前段时间,一个上海5岁小盆友的简历在网上火了。简历不仅多达十几页,还覆盖上了学历及涉足的地区,3岁中英文书籍开始阅览,5岁年阅读量达500本,去过的城市十几个,国外多达二三十个,可以说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很多妈妈在群里讨论,有的说太不可思议了,这么牛的孩子,值得学习。也有质疑的,说这样的教育方式,是揠苗助长。这份简历出来后,就好像投出了一颗石头在湖中。在不同人的心中,会激起不同的浪花。

           通过这份简历背后的评论,我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父母。第一种,养孩子会有自己的主张,并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而情绪波动,产生焦虑,甚至去攀比。第二种,受其影响,或极端质疑,或极端崇拜,把自己和孩子都搞得很累。很多人会告诉你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但事实上,我觉得这世上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对于这些时兴的育儿理念和方法,也可以保持一种有所吸纳,有所舍弃的态度。

           好的经验,我们可以思考,然后尝试。养育孩子,父母应该有所坚持,也有所舍弃才行。这样不至于让自己陷入随波逐流,又焦虑不堪的境地。


     
    2

           有的事,真的要做,哪怕逼一逼孩子也在所不辞。因为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比如兴趣开发,是一定要做的。每个孩子都会呈现出自己独特的天赋,也会对某些特定的东西产生兴趣。细心的父母,通过陪伴和观察,往往能发现。我发现小小鱼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所以在语言方面,我让他诵读古诗词,也让他多阅读,然后尝试自己去讲故事。

           但我没有急于让他去成为一个小小主持人。而是让他在这上面找到信心和快乐。在于那些我们自己能引导,并且能胜任训练的,就可以在家发展。比如亲子阅读,国学启蒙、数学游戏等。而自己胜任不了的,那可以选择兴趣班开展。比如乐器方面的、专业的英语启蒙等。这些都是兴趣开发的途径。没有好坏之分。不能因为这个孩子的时间被排得满满的,你就说他不会快乐。其实他们在自己喜欢的课堂上,非常快乐。比如小小鱼学了国际象棋,也学了钢琴。当我们说我们每天很忙的时候,他也说自己每天都很忙啊!

           其实他那个是充实,只是他觉得练习钢琴的时间比较分散,练习也比较吃力,所以有一些抗拒。但我还是鼓励他继续,等真正地坚持一段时间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而国际象棋呢,却是他自己非常乐意去的。

           另外,亲子阅读是一定要做的。看了那份简历在网上很多的讨论后,我发现其中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就是这个孩子一年读500本书,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觉得这是吹牛了。可你若有了孩子,并且带3-6岁的孩子一起亲子阅读的话。就会觉得能理解了,而且孩子阅读的书目,比如神奇校车、DK系列,很多孩子都阅读过。当然,一年500本,还有很大一部分英文绘本。的确超出了一般孩子的阅读量。我也算了一下,小小鱼平均每周读8本的样子,一个月32本左右,一年也有近400本。所以我相信这位妈妈说的这个数目。因为这位妈妈很用心,孩子的阅读书目,还一一统计出来。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父母和孩子都得吃苦,这是必须的经历。

           难怪说陪孩子成长,是一场共同的修行。陪孩子读400本书的时候,其实我们也读了400本。有很多知识真的是陪孩子学习之后才知道的。如果你问一位妈妈,陪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学了很多东西。我想很多妈妈会举双手赞成的。只是,在学习的安排上,不能走极端路线,把孩子所有的时间都排得满满的。要记得给孩子一点玩的时间,属于他们自己的发呆时间。


    3

           对孩子来说,玩,是天底下最大的事。龙应台说,玩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因为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如果没有实力带着孩子去满世界转圈。那至少有时间带孩子去公园摸摸树皮,闻闻花香。至少可以在国内那些充满人文气息的古城转转。这些都不要花很多钱。只是需要父母用点心,花点时间。

           另外要给孩子一点发呆的时间。上海那个小盆友自己的时间不多,因为妈妈觉得那是“垃圾时间”。这种观点似乎显得过于功利了。因为课后的时间利用起来才叫有效时间么?的确,对于争分夺秒工作拿效益的人来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金钱。这种思维很容易被我们带进育儿之中。我自己也未能幸免。记得那时候小小鱼没有读书,我常常带他在外边玩。河边、公园、小路旁,还有乡下。可是如今,经常待在家里不说,还总是问他:作业做了吗?要不要弹弹琴,老师说要练习。”

           我一看到他在客厅玩,脑袋里马上会有几个找他的想法。但我看着这个握着自己的恐龙在那玩游戏的孩子,有封住了我的嘴巴。让他先好好玩会吧。哪怕他在那发呆,也是他自己的“呆”,而不是我们安排的。而我也竭尽全力,想让孩子充分地多玩会。因为“游戏玩得很充分,孩子的一些天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充分的发展;然后进入到小学,他的学习活力、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习惯这些方面相对来讲比较良好。”我觉得这样的个人时间和空间,对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4

           让孩子更像一个孩子,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坚守的吗?法国教育家卢梭有一段话,自从我看到的第一眼,就镌刻在心中。不时地提醒我为人父的路上,要多反省。“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只可惜,我们如今的教育,却更倾向于后者。甚至我自己有时都会暗想,“如果孩子成绩很好,是不是可以跳级呢?做一个少年大学生,是不是很牛!”

            可是我的内心会反问我:“这是孩子要的吗?这是不是我自己想要的所谓荣耀,这不是把孩子当作了自己的作品吗?”赶紧打住吧!我的愚昧和功利心蠢蠢欲动,更需要警惕。最后,将我的一首小诗,分享给大家:我真的羡慕孩子没心没肺的笑,又痛痛快快地哭,一觉醒来,不问昨日烦忧,沉沉睡去,不管明日何事,可惜的是,这样的日子很短,如今,做孩子的日子更短了。愿你我引领孩子不断向前时,千万别忘记了。让孩子也引领我们走一段,也许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作者简介:鱼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后奶爸,分享亲子养育常识、家庭关系建造等方面的原创文章。微信公众号:养育男孩(ID:breedboy)。已出版新书《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热售中。
  • 三伏天,妈妈只要做对这5件
  • 这五件事可避免三伏着凉......
  • 推荐阅读
    
  • 《恋爱婚姻家庭》杂志社 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57号 邮编:230001
    E-mail:lian1986@lian1986.com
  • Copyright © 2003-2015 www.lian1986.com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序号:皖ICP备1201786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