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邦达列夫: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其中所说的边界感,其实就是人情社会中最缺的——分寸感。前几天,一个热搜颇具争议:郭女士被踢出了老同学群,原因是:她在群里晒出了女儿的清华录取通知书。
评论里的声音也是不尽相同:“瞎炫耀,招人眼红了吧,也是可怜。”;“同学们也太小心眼了,嫉妒!”然而实际上,将她踢出同学群的老班长表示:大家都忍她很久了!郭女士是教师,女儿成绩拔尖,便成了她炫耀的资本。她每天都要在群里夸赞自己的女儿,还晒出女儿用功的学习笔记,毫不顾忌其他人的感受。由此看来,晒清华录取通知书,只是导火索。实际上,她是犯了人与人交往中的大忌:没有分寸感。
图片来源:电视剧《Unnatural》
即便是亲人,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有了这个距离,才会有让自己体面的余地,才不至于被他人冷眼相待。然而现实是,就像《巨婴》所揭示的那样:很多成年人,其实并没有边界感,他们把很多东西都混为一谈。
2
早些年我去芬兰,第一感觉是,芬兰人很“冷漠”。我在地铁上,发现一位男士身边有座位。可我刚坐下,他就起身离开了,到更空的地方去坐。一连好几天发生这种事,我有点郁闷,问向导:“我看着像坏人吗?”向导笑笑说:“你误会了,这是芬兰人的习惯。”原来,他们乘坐公交、地铁时候,哪怕只剩一个座位,都不会坐在已经落座的人身边。偶尔有外地游客傻乎乎地坐下来,身边的人也很有可能会立即起身,再去另寻座位。
这种“看似冷漠”的做法,或许会让很多外地人觉得冒犯、尴尬,但也是芬兰人分寸感的体现。
距离产生美是一种大智慧,潜台词是“为你着想,互相体谅”。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给彼此呼吸的空间,其实双方都会舒服很多。我不禁想起,小时候我跟我爸出去吃饭,他宁肯多等一会,也不会选择跟别人拼桌。他说,吃饭是个私密的事,我们坐在别人身边,会让别人感到不自在。吃完饭,他还会主动收拾好餐盘交给服务员。
这是他处世的分寸感,体现着顾客不自居为上帝的谦卑。
3
在人际交往中,有多少关系就毁在交浅言深,通俗点说就是“不拿自己当外人”。而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跟最亲近的人,失了分寸感:因为是爸妈,所以可以随便翻看女儿的日记本、信件;因为是亲戚,所以可以招呼都不打就来家里留宿、蹭饭。高考结束那阵,一位读者朋友跟我说:“孩子上大学了,终于可以放心离婚了。”她们两口子和婆婆一起住,婆婆好面子,自以为在二线城市买了房,总变着法炫耀。
图片来源:电视剧《不结婚》
今天邀请大姨来住,明天让嫂子来吃饭,就为听人家夸一句“家里真阔气”。她为了保全家里人的面子,一再忍让,赔着笑脸。后来,她发现一个根本不熟的亲戚,居然用她的擦脸毛巾擦脚,忍不住大声抱怨了两句。没想到老公大为恼火,当即让她滚,说不给家里人留情面,是给他丢人。那时候她就知道了,如果不离婚,这一生,因为这些没有分寸感的亲戚,会不断生气。她老公总以大局为重,却没意识到,自己和妻子已经建立了小家。离婚后,她感叹说:“不爱了还能相处下去,可不被尊重,一分都忍不了。”
图片来源:电视剧《不结婚》
同样,在“被踢群”的事件中,最委屈的,其实是她被不顾感受、肆意炫耀的女儿。
4
提到感情中的分寸感,就不得不提《天堂电影院》这部电影:一个士兵爱上一名公主,公主要求士兵在城门口等100天。如果士兵能做到,就嫁给他。士兵果然在城门下守候,顶着暴晒和大雨,风餐露宿,不曾离开。可是在第99天,士兵却毅然离去,再也没回来。
“如果她爱你,你何须等待?如果她不爱你,你何须等待?”那99天,代表士兵对公主的爱;剩下的最后一天,代表士兵的尊严。如果公主不爱他,那么他的离开也是给公主台阶下。我想,这才是追求爱情最体面的分寸,和对感情最负责的态度。若是仗着爱意有恃无恐,失了分寸感和界限,才是毁灭关系的毒药。
5
很多人都听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却很少有人知道后面那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一般人要到70岁,才能不用刻意控制,也能做到对分寸的把握。而面对生活中那些没有分寸感的人,你只需要记住一点:你的迁就并不会让人记住你,也不会让人高看你。反而那些有原则,有底线的人才更容易受到别人的尊重。
该拉黑拉黑,因为人生太短,他们不值得。
作者简介: 末那大叔,1米89的温情大叔,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末那大叔(ID:monadashu77),私人微信:modashu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