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木子草
来源 | 花瓣志(ID:iihuacao)
今天,我把一个高中同学拉黑了。
许久没有联系,没有关心,没有问候。我收到了这样一条信息。
说实话,这是我第三次收到他的“清清吧,不用回。”了。每年一次,绝不落下。
真不是我脾气暴,也不是我小气,这一次选择把他拉黑,是因为觉得,这样“纯测试性”的存在关系,实在没必要了。
嗯。
以后,再也不用回了。
01
想起了前天微博上的一个热搜:# 最反感的微信好友 #
4.2亿的阅读, 6.2万的讨论,每一条都昭示着现代人的日常性无奈。
通讯录列表上好友几百上千,总有几个让人头疼不已。
最怕突然的关心和问候,是你又要我去点赞。
有一种语音攻势,我从不管你方不方便。
有一种厚脸皮,江湖统称朋友圈乞丐。
可最怕的还是这一种,我拿你当朋友,你却把我当段子玩。
心情愉悦的日子,一旦遇上以上,这一天都得堵得慌。
微信朋友圈本是方便沟通、联络感情的地方,因为某些“聪明人”的存在,只让人感觉更加心累。
成年人的世界,每天本就有太多的事情让人心力交瘁,当面也好,隔着屏幕也好,不给别人添堵,是基本的社交礼仪,也是一个人的素养。
02
20岁之前,我有一个不喜欢的女明星,叫林志玲。长得那么高,说话那么嗲,那时候觉得只有喜欢装柔弱的人,才会那样子。
20岁之后,我有一个很喜欢的女明星,她同样叫林志玲。因为我渐渐明白了,经历过世俗历练,一直温和却有力量的女人,才是真女神。
那不是装出来的,是经过修炼,才能具备的一种能让人舒服的魔力。
曾经和周杰伦搭档《刺陵》,电影播出,恶评如潮,有心之人也不愿意放过这样嘲讽的好机会,不断追问她,怎么看网上对其演技为零的评价。
没有冷脸,没有尴尬。
她只是微笑:“是不是我的名字有玲字?不管怎样,既然说演技,那说明大家都承认我是演员了呀,也是进步了哦。”
《赤壁》发布会上,记者永远在想法为难人,和梁朝伟站在一起。
记者:“你介意梁朝伟的身高跟你不相称吗?”
林志玲:“在我心中,男人的气度永远是胜于高度的。”
因为身高过高,和别人合照时,不管姿势多难看,她永远是半蹲身子,这是她认为基本的礼貌。
接粉丝礼物
一个动作,征服所有人。
把话说小,把事做好,把温和的力量放进骨子里,这必然需要情商的天赋,可更需要一种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有人喜欢在说话前加前缀:
“说句话你别不高兴”
“有句话,我知道你不爱听”
这样的句式真的很讨厌,这样的人处着真的很累。
不求你为我的生活锦上添花,只希望你别再火上浇油。
有些人爱用心直口快掩饰自己的无礼,殊不知,刻薄嘴欠和幽默是两回事,口无遮拦和坦率是两回事,没有教养和随性是两回事。
让别人舒服,才是一个人一生都必修的功力。
03
上周和室友聊天,说到了今年的春晚,也就聊到了TFboys。
正想说一句,三小只真的长大了。不料她上来就是,掏粪男孩呀,仨长得一模一样,不晓得你怎么老关注他们?
住一起两年多,她知道我很喜欢里面的易烊千玺,可每次,她扔给我的,都是让我无法接下去的尴尬。
身边总是有这样的人。
当你买了新衣服,
还没来得及穿上,她就已经开始评价:
这款式也太难看了吧,你居然喜欢这样的?
当你在朋友圈晒了旅行照,
她马上就开始评论:
我去年就去这里了,没什么好玩的,就人多。
当你信心满满地下定决心,每天打卡跑步,
“就你,
得了吧,撑不过三天。”
一盆盆冷水浇下来,都让人怀疑,自己究竟是交了个朋友,还是认识了个仇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这世上,谁又比谁有优越感,只是有些人就喜欢踩着别人,抬高自己的身价。
这样幼稚的行为,在别人看来,也不过是自己强加的笑话。
你高高在上的秀优越的样子,真的很难看。
不轻易贬低别人喜欢的东西,才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
04
每天下班回家,都会去楼下的餐馆吃饭。
每次都会遇到一对夫妻,两个人看起来40多岁的样子。他们穿着朴素,但大哥的衣领和大姐的毛衣,永远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
两碗清粥,一份小菜,两个人总是一边说笑着,慢慢吃完。
有一次,下班有点晚,到的时候,看见他们两人已经坐着了。
这时外面又进来了一个人,也看见了他们。应该是认识,就打了招呼:你们也在这儿呀。
可这人接着又来了一句:你这俩人,就点这一个菜?忙了一天,也不知道让你老婆吃点好的!
大哥大姐愣了一下,没有说什么。但我清楚地看到,剩下来的半盘菜,两人没有再动几下了。
那份菜,本是幸福满满,因为一句话,已经索然无味。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后面的故事,我们无需评说,到这里便已经能明白,人类的悲欢不一样,也并不相通。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努力寻找着自己幸福的天平。
我们无法为别人的幸福增加什么,但起码能为别人的幸福守口如瓶。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有一句话:“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 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之,亦勿迫人欲”。
微信朋友圈,不打扰,不添堵,是成年人的社交礼仪;日常交往里,真正的教养,从知人不评人开始。
毕竟,给予别人舒服的空间,也是在给自己留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