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孩子马上要上幼儿园,或纠结要不要上幼儿园的父母,焦虑紧张得近乎失眠。
前几天收到一位妈妈的留言,我看了竟觉得难过。
留言如下:娇妈,我儿子是11月出生的,至九月时还不满3岁,他在老家,爷爷奶奶带着,我很想把他接回来,并让他九月开始上幼儿园。到时,我跟公司协调下,尽量早下班,可以实现每天接他回家。这样,我就既可以不用放弃工作,也可以天天看到孩子。
只是,爷爷奶奶认为这样的话,孩子和大人都会很苦,父母都要上班已够累了,还要带孩子,而孩子一大早送去幼儿园,吃不好,睡不好,玩不好,眼巴巴等好久,父母才能下班接他, 想想都觉得心酸。
爷爷奶奶说他还小,完全可以明年再上幼儿园,也可以在老家上幼儿园,让我们安心赚钱养家。
我觉得爷爷奶奶也说得很有道理,确实回来上幼儿园,我和老公都会更累,而且,很多专家都说孩子太早上学,很不好。
只是,我还是很想把他接回来上幼儿园,我真的很想他,我不想他在老家做留守儿童。
我和老公的收入并不宽裕,我不能放弃工作做个全职妈妈,爷爷身体不好,需要照顾,奶奶也不能带着孩子过来,我只能想到这条路。
看了留言后,我毫不犹豫给她回复:把孩子接回来上幼儿园,一定要接回来!
她又回了条留言:真的可以早一年上幼儿园吗?他还不到三岁,我看一些文章说,太早上学会诱发很多心理疾病,我很怕,也很担心,怕一步错,步步错。
我给她回:
对孩子而言,没有什么比天天见到父母更重要的事。只要孩子足够独立和快乐,那些所谓专家言论,都可以忽略不计。
她显然很开心,给我回了一句话:我豁然开朗了,我马上订机票,明天就去接孩子回来,感谢!
我对着电脑,突感自责和愧疚,曾在几天前还推过一篇别人家的文章《孩子晚一年上小学,或将改变他一生轨迹!!》,很多家长留言发问,言语都透着不安和焦虑,好像自己孩子晚一年上学,或早一年上学,都有举棋不定的困难。
比如上述妈妈的为难,既害怕孩子早一年上学,会遭受力所不及的伤害,但也不想错过陪伴孩子的时光,她寝食难安,痛苦不堪,只是,如何选择才可以两全其美?
但如果往前走一步,孩子就可以结束留守的灰暗时光,那么,这一步,可以义无反顾。
当面对着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当面对着亲子间的爱和陪伴,孩子应不应在三岁前上幼儿园的选择,早已无足轻重了。
我们似乎总在关注一件事的对或错,或某些结果、结论。
但其实有些艰难选择,无关乎对错,无关乎得失,无关乎利弊,特别是为人父母后。
曾在飞机上遇到位漂亮年轻的妈妈,她与我谈婆媳和女儿,这些千古难题,在她口中竟可以风轻云淡。
她说,女儿的爷爷已故,奶奶还健在,奶奶可能是因为老伴不在了,所以给孙女倾注了所有感情,她很爱很爱孙女,宠爱孙女的程度可以说是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
所以,这位漂亮妈妈的女儿,长到近三岁,还是不会独自进食,不会独自如厕,话也说不好,各方面的发育都很迟缓。
妈妈急啊,慌啊,跟老公关在房间里吵了无数遍,但依然无法改变奶奶的宠溺习惯。
后来,妈妈决定把女儿送到幼儿园,虽然未满3岁,但她觉得只有送幼儿园,孩子才不至于被彻底宠坏。
于是,她请了长假,带女儿回娘家,用半个月时间训练女儿基本生活能力,终赶在九月给孩子上了幼儿园,入园时,她女儿正好两岁10个月。
上了幼儿园的女儿,并无专家所说的“缺乏安全感、产生恐惧社交、影响心理发育”等等毛病。
她女儿除了刚开始适应时闹腾了两三周,基本一个月后,就很快乐活泼,还交了很多小伙伴,也不再那么依赖奶奶。
而奶奶也有了自己的生活娱乐,跳跳广场舞,打打麻将,研究各种好吃……
她有时下班早点,就和奶奶一起去学校接女儿……
家人和和睦睦,孩子健康快乐,多美好的一家子。
这位妈妈回忆:“第一次送孩子上幼儿园,她哭得撕心裂肺,我看着她满是泪痕的小脸蛋,她还那么小,那么脆弱,那么无辜……”
说这些话时,她的表情既无奈也抱愧。
需要历经多少艰辛和努力,才有今天的美满?
孩子不满三岁上幼儿园,无非如下原因:
1.家无财产万贯但孩子又无老人带,所以让孩子早点上幼儿园。
2.不想孩子与父母分隔两地,尽早把孩子从老家接回身边,又不想放弃工作,所以早点送去幼儿园。
3.老人太宠孩子,早点上幼儿园,避免老人的无度宠溺。
4.妈妈想重入职场,不想被社会淘汰,所以让孩子早点上幼儿园。
5.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尽早学知识技能。
除了第五条原因,前四条都满是无奈和悲戚。
曾有职场妈妈在网上哭述:因生活所迫,把不满三岁的孩子送去幼儿园,孩子哭闹,需要多点时间抚慰,所以经常迟到,终被公司开掉。被公司开掉那天,捧个箱子,站在地铁车厢的某角落,哭得涕泗横流……
没有一个家长是只求自己轻松,把不满三岁的心肝宝贝送去幼儿园。
他们都曾在现实和孩子的平衡中反复挣扎,只是终要屈服于现实,含泪把孩子送去幼儿园。
他们都背负着担忧,愧疚,自责,为孩子,为自己,选择一条全新的充满未知和荆棘的路。
他们仅是想在日复一日的忍耐和疲惫中,试图让生活和育儿面面俱到,直至孩子慢慢长大。
他们的选择背后都有着一言难尽的不得已与心酸。
那些在人生压力最困顿疲惫的时候,仍能笑着站在学校门口,等待孩子放学的父母,值得敬重,无论孩子满不满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