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恋爱婚姻家庭网新版上线
  •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亲子 >
  • 你辛苦教孩子5天规矩,只要一个周末就被老人毁了?

  • 发表于:2017-09-01来 源:恋爱婚姻家庭作 者:蕾蕾 阅读数:
  • 老人带娃不易,管教孩子,也要照顾老人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对大部分老人来说,她们认定了几十年的观念,要承认自己是错的,推翻重头再来,难!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以前就是这么带你/你老公!不也好好长大了?”
            老人带孩子,本来就是在替我们承担育儿责任,非常辛苦,如果又要受到儿女的指责,心里肯定不痛快。但事关孩子身心健康,很多事我们不能不说。关键是,怎么说呢?
            拿我家来说吧,我经常觉得,我妈比婆婆难对付。其实两个老人都算脾气好的,婆婆碍于面子、和气,在意见不同时会回避,打个哈哈就过去了;亲妈就不一样了,她会觉得,我闺女怎么这么说我,觉得受到了伤害,会把“怎么带孩子”的争论,变成“你凭什么这么说你妈”的声讨。
            我是个急性子的人,以前也没少和我妈起冲突,但这次在美国,每天跟着心理学界的大咖,一边学习,一边疗愈自己,更懂得如何面对家人的亲密关系,这次和我妈视频聊天,虽然她每句话都踩到我的“雷区”,却终于实现了有效沟通。
     
            1)稳住自己的情绪,避免和老人争执。
            我们经常觉得老人不理性,你在和她们说“什么方法带娃更好”时,她们和你说“我经验比你丰富”,甚至“我感情受到伤害”……不能就事论事,就很容易跑偏吵起来。
            其实,咱自己也难免“感情用事”。回忆以前和我妈的冲突,自己也有责任,因为是亲妈,我说话时反而没有对婆婆那么客气。
            懂得原生家庭的重要,有时还会联想起童年,很怕女儿重复自己的老路,看到老人的一些错误做法,会觉得“又来了”,说话时也带了情绪。所以现在说话前,我会先稳住自己,坚持就事论事。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想和老人争执、吵架,既伤感情,对孩子更没好处——孩子可能跟着伤心,而且至少有一方的权威扫地,以后更难管教孩子。
            老人带娃不易,管教孩子,也要照顾老人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2)站在老人立场想事情,换个角度谈问题。
            就连二、三十岁的我们,连续带孩子几天,都会觉得腰酸背痛,更别提已经年迈的父母。我们必须感谢,老人为了这个家庭付出了巨大的辛苦。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总说“共情是基础”。其实和老公,甚至和老人沟通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呢?因为是咱爸妈,年纪比咱们大,所以有时候我们忘了,他们也需要肯定和褒奖。
            同样是提建议,在理解和肯定的基础上去说,效果就不一样了,有的时候还要花些小心思“捧着说”。
            例如这次,我妈说的第一句——孩子精明,邻居问“你喜欢奶奶还是喜欢姥姥呀?”她说:“喜欢妈妈!”这就是典型的错误管教,当孩子的面贴“精明”的标签,还对“亲情比较”浑然不觉。
            我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说:“其实这样问孩子并不好……”我妈立刻反驳:“又不是我说的,是邻居说的!我能说人家吗?”
            我换了个角度,开始为她出谋划策:“我就知道你肯定不会这样问,确实咱也拦不住外人,下次咱可以打圆场,果果说了‘喜欢妈妈’之后,抱抱孩子说:真棒!奶奶、姥姥和妈妈都好,我们都要爱是不是?孩子强化了正确观念,邻居一看,原来人家姥姥教育这么好,估计下次也不这么逗孩子了。”
            听着我妈在电话那头应着:“行!”我算是放了心——这样说话多顺当!
     
            3)学会“睁一眼闭一眼”,小事不纠结,大事理性分析。
            我怀孕时,还在报社上班,一个同事儿子7岁了,作为“过来人”给了我一条建议:
            孩子出生后,如果需要老人帮忙,那就孩子在谁那里,就按照谁的方法带,看不惯的你把孩子接回来再纠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能避免起矛盾。
            果果出生后,我渐渐也觉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很有道理的。我们不用事无巨细去“纠正”老人,不然换了谁动不动就被批评,都会很难受,不满情绪累积起来,难免从量变到质变,发生大矛盾。
            不如把提意见的次数省着用,遇到原则性问题再说,或者捡最重要的、最关键的说。像这次我妈刚连线5分钟,就涌现一堆bug,如果我都揪出来,她恐怕会不爽,出现如下句式:“你妈说什么都是错的,没有一句对的是吧?!”
            所以,她前后多次有“贴标签”,我觉得说孩子关心姥爷是“有心机”、“拍马屁”最严重,我就挑了这个来说。说的时候尽量避免“批评”的口气,不是强硬地说“你这样不对”、“我认为……才对。”而是边聊天边分析,帮助老人理解,一些言行对孩子的影响。
            毕竟,老人终究是为孩子好的。
     
            4)利用第三方,换个身份和立场让老人接受。
            很多妈妈会发现,自己和老人说,老人不买账,但如果是医生、老师和老人说,老人却能接受。
            对老人来说,比自己小一辈的儿女,现在反过来要“教育”自己,当然不好接受。但专业人士的专业意见可就不一样了。
            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第三方做缓冲,避免直接和老人发生意见碰撞,平时经常给老人创造接触科学育儿观的机会,例如转一些公众号的好文,购买育儿书籍,带老人一起去上育儿课程等。
            我带果果上早教时,就经常遇到老人带孩子上课,老师给出的建议和游戏方法,会潜移默化影响老人的观念。当然,不一定非要去早教班,也有很多低廉的,甚至免费的公益课程、讲座。
            我怀孕时,市妇幼就有孕妇课堂,孩子出生后,也有新生儿护理课程,每周末都有一节课,为期1-2个月,大多是免费的。现在也有许多APP上有课程,打开手机就可以听,价格不高。只要几十到几百块,解决家庭矛盾,让孩子成长得更好,我觉得很值得啊!
     
            5)给孩子判断的机会,相信孩子终会成长。
            很多时候我们和老人争论,是因为担心一些错误的观念、习惯,以后影响孩子一辈子。
            但其实冷静下来再想想,孩子出生不过短短几年,一辈子那么长,他/她还有那么多的机会去成长、学习判断和改善,何必过于纠结眼前?
            我们不妨相信成长的力量,比起某一次行为的对错,教孩子判断的依据和观念更为重要。
            譬如,姥姥用鹌鹑蛋奖励果果,换取“听话”这件事,我特别担心会养成不好的习惯,但我已经委婉提了两次意见了,不想再“戳”我妈了,于是试着攻克果果:
            “对的事情就是对的,就应该做,不对的事情就是不对,不能做,不能谈条件。”
            果果说:“我知道呀,可是姥姥就给我鹌鹑蛋。”我听到我妈在旁边笑。
            “那这样好不好,下次姥姥再给你鹌鹑蛋的时候,你对姥姥说‘姥姥你不给我鹌鹑蛋,我也能做好’。果果能鼓起勇气做到吗?”
            “做不到。”听到果果老实回答,我和我妈都哈哈大笑。
            可能有人觉得,这不是个成功的例子,但我很欣慰——如果倒退半年,果果的注意力最多只能集中在吃的上,现在她却已经能明白对错是非。
            三岁的年纪,对诱惑难以抵制值得理解。相信随着我一遍一遍的教导,等再大一些,她可以学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另一方面,我妈在旁边听着,也理解了不能以奖励作为交换条件的原因,以后也会改善。
     
  • 女儿拿手机做作业 拍照上传
  • 前天20:20,李先生来电:我女儿上小学六年级,最近我发现一个现象,只要她作业不会做,就用......
  • 推荐阅读
    
  • 《恋爱婚姻家庭》杂志社 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57号 邮编:230001
    E-mail:lian1986@lian1986.com
  • Copyright © 2003-2015 www.lian1986.com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序号:皖ICP备1201786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