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参加了大学同学毕业十周年聚会,我惊讶地发现班里竟然还有五六位女生“单”着。按照年龄,我们早该经历了谈婚论嫁,有些“跑得快”的同学,孩子小学都快读完了。难道,她们是真的嫁不出去吗?
交谈之后发现,并不是。
工作十年,如今的小爱房子、车子都有了,如果非得找个人结婚,倒不是太困难,但她觉得,如果找不到一个经济条件、人品、学历、价值观等方面契合的另一半,她不会轻易开始婚姻生活。“既然迟了,我也就不在乎了,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我们女孩可输不起。”
凌凌也是,这几年,她相过的亲,大大小小不下几十次了。虽然也遇到过比较不错的人,但她总觉得以后还会遇到更好的,最后年纪越大越不想将就。
感情不将就没毛病,但更多的人不想将就的是各种硬件条件。经常听到大龄单身女青年们说:其实我要求不高,就想找个看着顺眼的,聊得来的,对我好的,其他条件和我差不多就行。这些要求过分吗?这些要求一条条单独说出来不过分,但是连在一起样样满足就很难。就像《“拒无霸”同盟追爱,甩掉附加值的爱情很甜蜜》里的龚怡,相貌平平、身高1.52米的她却想找一个有房有车有存款,身高1.78米以上的男友。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只会让她成为相亲市场上的“拒无霸”。
既要现实又要浪漫,是这些大龄女青年们择偶的普遍心态,经济基础和感情上的契合,缺一不可。她们并不是嫁不出去,而是属于主观选择型的未婚。另外,在她们眼中,男友一定要比她们更优秀,而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婚姻的门槛也被设置得越来越高。
除了选择型未婚,还有一些人属于“佛系单身”:不主动,不拒绝,应付相亲,消费单身。有个很有意思的笑话形容“佛系单身”。别人问:这周有约吗?她的内心戏是:好像没有,约不约呢?还是算了吧,周末不在家补觉,总有种这周没放假的感觉。总之,就是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的恋爱态度。在《我才不是“单身狗”,我是孤勇的空巢青年》里,主人公并不觉得28岁还一个人,就应该用结婚填补恐慌。财务自由的她们甚至并不需要男朋友这种生物。
范玮琪《最重要的决定》里,有句歌词特别好:我们不能什么都想要。不要奢望选择了这样一个人,又要过上那样的生活。很多单身青年把恋爱想得太完美了,相处中放大了对方的缺点,又无视自身的缺点。然而,爱情是相互的。记住,你是在找对象,不是在找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