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友A跟我诉苦,说迟早要和老公离婚。问原因,她说出来的无非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我身体不舒服,他竟然用凉白开给我冲红糖水,说过多少次了就是记不住,根本不把我放在心上!我妈偷偷给孩子看视频,我跟她说讲道理,他竟然跟着指责我妈,说孩子看屏幕确实不好;本来我妈没生气的,这下闹着要回老家了,这时候他不应该出来和稀泥吗?
现在的工作不顺心,上司隔三差五给穿小鞋,我想辞职,他竟然跟我一二三四说我们车贷房贷养娃压力太大,让我再忍三五个月,等他升职的事确定了再说。他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安慰安慰我吗?一个大男人这么顶不起事,亏我当初离乡背景在他一穷二白的时候嫁给他,我想辞职休息几个月都推三阻四……
这其中桩桩件件,A都预设了老公的做法和反应,当对方达不到自己的预期,就郁闷、失望、愤怒。而男人呢?他们会觉得女人莫名其妙。这种“莫名其妙”,又被女人解读为“知错不改”。
两种思维交错,小则引发唇枪舌战,大则吵得天翻地覆,上升到“过不下去”“离婚”的高度。
2
这让我的想到了“豆浆事件”。
一天早上,路过早点摊儿,我像往常一样,打算买一杯豆浆。老板把豆浆递给我之后,我翻遍背包,一个硬币都没找到,只好尴尬地说:“先不要了,钱包忘了带了。”通常卖家的反应会有些不快。但这次我刚把东西放下准备走人,老板娘就来了句:“没事,先拿去喝,明天再给钱也行。”
我那个感激啊,顿时觉得老板娘心地善良貌美如花啊。我并不是他们家常客,只是家里没牛奶时才会买上一杯,她竟然不怕我是碰巧路过,那3块钱她再也收不回去。那天,我心情特好,觉得遇上好人了,对老板娘心怀感激。
同时,我也想到自己和娃爸相处时的不和谐音符。
比如他炒菜习惯放姜,而我最不喜欢吃着青菜咬到一口姜,这事和他说了好多次,但三十多年的习惯,不是说改就改。我也会因为他“不长记性”发火,觉得他心里根本没我。比如我睡觉轻,跟他说头天晚上把自己衣服找好,别大早上再来我和娃这屋翻箱倒柜把我吵醒。
但他总记不住,经常大早上敲门。被吵醒的感觉简直想杀人,我会气急败坏地骂他“猪脑子”,不理解我大半夜起来给娃盖被子无数次的辛苦,根本无视他“我只是想给你和娃盖盖被子”的解释……
娃爸给予我们的,又何止“一杯豆浆的温暖”?为什么我们会在他扫完地后指责他扫得不够干净,在他带孩子时嫌弃他粗枝大叶,当他送我们玫瑰花觉得他不会过日子?对豆浆摊儿的老板,我的期待是:我给3块钱,豆浆拿走;我没钱,人家肯定不让我吃霸王餐。
当老板的行为高出我的期待时,我就欢天喜地、感激万分了。而对于枕边人,我们恨不得他们是我们肚子里的蛔虫:我想什么你要明白,我做什么决定不管对错你得举双手加双脚支持;
我的话你得听,我的事你得想着做;我发火时你要是消防员,我沮丧时你要是心理师,我开心时你是好听众……
他们无论做了多少事,总达不到我们内心的期待。在这场恶性循环中,“应该”是谋杀幸福感的元凶。这种根深蒂固的隐性要求,还体现在亲子关系中:
我们的父母,固执地用自己的方式爱我们,然后觉得“我们这么辛苦,付出这么多,你应该努力学习,学习不好就是对不起我们”;我们对子女,也有意无意识地重复着我们深恶痛绝的行为:觉得孩子几岁就应该会什么技能,根不上别的孩子的节奏,就开始着急、打击、训练……
3
应该,只不过你把自己想象的完全,生搬硬套在了配偶身上。
你忘了,你以为的“应该”只是你一厢情愿,对方心里的“应该”,可能是另一个模样。这世上,原本就没有什么事是别人“应该”做到的。依赖别人,是最糟糕的活法。这里的依赖,不仅仅指行为的,更指精神上的。
把自己的情绪,捆绑在别人身上,你自己累,对方更累。夫妻间也好,父母子间也罢,只有更关注自己、更独立,才有能力去关注他人。幸福和爱,都是一种能力,能温暖自己的女人,才能温暖别人;能愉悦自己的女人,才有能力愉悦他人;能掌控自己情绪的女人,才能不被别人的行为掌控。
比如A换一种方式和老公相处:
她不舒服,想让老公帮着倒红糖水,直接说用温水去冲,而不是隐藏一半指令,让对方去猜迷;她想老公在她和母亲争执时当润滑剂,就明确告诉他希望他如何做,而不仅仅纠结于已经发生的沉默成本上……
事情,定是另一个样子。
当你真正改变了自己,放弃心中的想象,学会关注事情本身,就会有奇迹发生——矛盾和争吵越来越少,良性沟通成为婚姻家庭关系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