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恋爱婚姻家庭杂志社 恋爱婚姻家庭网新版上线
  •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今日头条 > 热点 >
  • 张华福: 一曲笛歌伴夕阳

  • 发表于:2022-03-17来 源:《恋爱婚姻家庭》作 者:江媛媛 阅读数:
  • 如果有一天,你在包河公园湖畔遇到了吹笛人,请记得静下心来好好聆听……
       
     如果有一天,你在包河公园湖畔遇到了吹笛人,请记得静下心来好好聆听……
     
    梦中笛音,相伴50年 
      
        在安徽青阳县西部的群山环抱中,有一个朴拙秀美的小山村——杜村。
      
        这个夏天的清晨,层叠的绿海中,蜿蜒的小道上,一阵阵缥缈清幽的笛音伴着风飘到路人的耳朵里。这一首悠扬欢快的笛歌,好像在诉说着吹笛人的情愫……大伙忍不住循声去一探究竟。一个白墙黑瓦的普通农家小院中,一位清瘦的老者靠墙而立,正投入地吹奏着手中的竹笛。清晨的阳光将他的剪影淡淡映照在白墙上,悠扬的笛声在寂静的小院中环绕,令人心醉。
      
        一曲奏罢,吹笛老者抬起头来,看见小院外的山墙上已经站满了听众。他微笑着向乡亲们挥手,有人认出了他:“这不是当年那个笛不离身的张华福吗?”
      
        还是那首熟悉的曲子,但时间拉回到50年前。1968年,一群年轻人从遥远的城市插队落户到了这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彼时的张华福还是个十七八岁的毛头小伙,山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对他而言,虽苦但也新鲜……每天傍晚,大伙欢声笑语地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准备吃晚饭休息了,张华福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拿着笛子去山坡上吹个过瘾,听着自己的笛音绕着山梁来回盘旋,那滋味真是美极了!那时候,张华福最爱吹奏的就是这曲陕北民歌《陕北好》,曲子难度很高,但他一点点地磨,“这支曲子的节奏和旋律都能打到我心上,我一心想着要把它吹成专业水准。它表现的是陕北革命老区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再苦再累,我只要一吹这支曲子,就觉得提气!”
      
        随着最初新鲜感的褪去,对渺茫未来的不可知,渐渐开始困扰这群年轻人,但袅袅的笛音,伴着张华福平静走过了这段迷茫的青葱岁月。1969年,合肥市文工团发来电报,要借调张华福参加歌剧《海港》的排练,这意味着他可能提前返城,然而在那个一切为“上山下乡”指示让路的年代,张华福最终错失了这次机会。直到一年后,几次希望落空的张华福终于顺利返城了。虽然远离了那个淳朴的小山村,但那些伴随着他度过每个夜晚的笛音,记录着他青春岁月的梦,穿过悠悠岁月,依然如昔……这便有了50年后的这次寻梦之行。
      
    重拾梦想,当上首席
      
        张华福跟笛子的缘分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那时候,他家住在合肥越剧团旁边,剧团里每天排练发出的吹拉弹唱声,对少年时的他是一种莫大的吸引。后来,他借来了一支笛子,便开始自学。剧团里的一位管乐老师注意到了这个颇有天分的小邻居,就不时点拨点拨他,并几次为他引荐名师,但由于当时年代的特殊性,张华福的理想破灭了,他不得不放弃了专业学乐器的念头。
     
        1970年,从农村返城回合肥的张华福进入了二轻系统的工厂工作。那个时候,基层文艺活动非常活跃,大搞样板戏,凭借多年自学的笛艺,张华福理所当然地成了单位的文艺骨干,常常被借调去各个宣传队和文化馆参加演出……张华福在获得极大价值感的同时,也悄悄地在心里种下了梦想的种子:“将来,我一定要在一个大的乐队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可是进入80年代,张华福的生活状态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成家立业后的他生活重心逐渐转移到了单位的新产品开发工作和家庭中去,梦想不得不被他又放到了一边,这一放就是30年。
      
        然而,梦想就是梦想,只要有一点火星,就可以重新燃烧。2007年,张华福即将退休,闲暇时间一下多了起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华福看到了笛子大师俞逊发先生的“琅琊神韵”教学带,竟被大师精湛的演奏感动得流下了热泪。“是时候把笛子重新捡起来了……”
      
        “我做什么都喜欢精益求精,重新拾起这门艺术之后,我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张华福清楚自己的不足:自己虽然苦练笛子多年,但毕竟不是科班出身,加上年纪大了,想要在技术上提高是有局限的。于是,他把重点转移到演奏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向笛界高手们虚心求教,苦练加巧练,一天不落。张华福还参加了多个乐团的排练和演出,在民乐圈中重新活跃起来,得到了很多跟大师们学习的机会,张华福的演奏水准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2010年的一天,张华福来到合肥市文化宫民族乐团参加常规排练,当天排练的是阿尔及利亚名曲《达姆达姆》的引子部分。这个引子部分的技术难点是连续的超高音区小二度滑音,很难把控。乐团里的多位高手试奏都完成得不太理想,当张华福的一段试奏结束后,乐团指挥、国家一级指挥家周晓平给予了充分认可:“今后,这支曲子的领奏就由你来担任!”此后,张华福成了文化宫民乐团的笛子首席。
      
    以笛结缘,不懈追求
      
        笛子让张华福退休后的生活充满了生气,“我每天都要摸一摸它们,就像要按时跟自己的老朋友说说话一样。”
      
        笛子也让张华福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精神愉悦,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好——如今年近七十的他头脑灵活、精力充沛,还没有任何慢病。“其实音乐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熟练掌握一门乐器,可以令人的头脑更加灵活。老话说‘丝不如竹’,吹笛子就像练气功和太极,在吹奏各种音区(缓吹、急吹、超吹)和各种技巧的转换气时,所自然形成的各种口形和因口形的变化而形成的各种字诀,与气功类似,对健康非常有益。我认为这种气息的锻炼,不仅能按摩脏腑,还能打通经络!”
      
        除了笛子,痴迷吹管乐器的张华福还自学了箫、长笛……俗话说“远听笛子近听箫”,笛声较为张扬清亮,留下声音发酵、回荡的空间后,会更有韵味。所以笛子还是张华福的最爱,不管人在哪里,张华福总爱出门溜达,找一处风景宜人的地方吹个够。
      
        清晨和傍晚,他家附近的包河公园湖畔,人们总能看见一个身背笛包、静心吹笛的老人——这就是张华福。就因为这个习惯,他有过数不清的偶遇和奇缘。十年前一个夏天的晚上,张华福像往常一样,站在包河湖畔边吹奏那首最爱的《陕北好》,一曲终了,张华福发现身后不知什么时候站了一个人。不等张华福开口,那个大汗淋漓的汉子激动地说:“哎呀,可算找着您了!您吹得太好了!” 
      
        原来,他是个援助安徽奥运体育项目的专家,来自新疆,虽然是搞体育的,可是他打小就爱好民乐,最钟爱的恰巧也是这首《陕北好》。他习惯每天在湖边跑步,早就被这不知何处传来的缥缈笛音吸引了,夜色中循着笛音找了许久,才找到了吹笛人。这次偶遇,也让他俩成了相交十多年的好友。
      
        现在,古稀之年的张华福每周至少有三四天的时间要去各个乐团排练。2017年,他所在的合肥市文化宫民乐团还获得了合肥市民乐大赛金奖。
      
        在民乐艺术道路上不懈追求的张华福仍然怀揣梦想:“我年纪大了,但我希望能发现好苗子,用自己摸索的更好、更科学的方法培养出有潜质的小笛手!”
  • 父亲眼中的严歌苓
  • 父亲最明白女儿的能量有多大。......
  • 推荐阅读
    
  • 《恋爱婚姻家庭》杂志社 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57号 邮编:230001
    E-mail:lian1986@lian1986.com
  • Copyright © 2003-2015 www.lian1986.com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序号:皖ICP备12017863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皖网文(2017)6078-083号